邢成:信托市场呈现需求拉动型扩张态势
来源:WWW.TRUSTSZ.COM 时间:2005-01-20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副所长邢成
2004年信托市场的整体态势基本呈需求拉动型的扩张结构。尽管第一季度就出现了一系列风险事件,引至第二季度初就以安徽会议为标志,全行业进入谨慎监管期,甚至有些媒体将当时信托产品发行速度的趋缓和业务开展规模的徘徊称为进入歇伏期。但实际上,2004年市场对信托业务表现出了极为旺盛和迫切的需求。与此同时,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也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更加理性与合理,在总体规模较2003年有较大增幅的同时,产品品质明显提高,投资结构日趋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共发行并公布了396个集合资金(含财产)信托品种,实际募集资金总计379.5958亿元,平均单个品种募集0.96亿元。
纵览2004年信托产品的总体构架,突出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房地产信托业务异军突起
2003年9月央行出台121号文件,严格控制对房地产行业的银行贷款规模,导致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突然绷紧,甚至个别项目难以为继,多渠道解决房地产项目开发融资的问题被十分紧迫地提上日程。在此期间,信托公司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及时把握市场机遇,通过创新设计,强势介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在及时解决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短缺燃眉之急的同时,探索和创建出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一片新天地。据资料统计,2004年全年各家信托公司共发行推出各类房地产信托产品89个,占全年发行总量的22.47%,共计金额110.7576亿元,占全年发行总规模的29.18%。其中贷款运用方式为75个,金额为94.6577亿元人民币;股权投资运用方式为4个,金额为2.6亿元人民币;财产信托受益权转让运用方式为10个,金额为13.4999亿元人民币。
伴随银监会《房地产信托业务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实施,通过对现行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信托基金将初露端倪,以产业投资基金基本要素为核心的房地产信托基金产品将成为2005年我国信托市场的主导产品。
银行信贷资产信托脱颖而出
银行贷款资产转让信托产品构成2004年信托产品中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这类产品之所以在2004年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各家银行的需求增长拉动,就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银行而言,开展此项业务的动机和原因有所不同,主要包括:
调整存、贷款比例;上市银行调整财务与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缓解头寸紧张,实现固化资产的变现;吸揽居民储蓄,增加存款规模;提高贷款资产质量,增加经营收益等。
由此可知,该类信托业务的市场空间极其广阔。这一产品模式在目前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无疑是信托投资公司增强产品安全,并以此获取稳定信托收入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基础设施信托和地方重点项目资金信托稳居前列
基础设施信托与公共事业信托产品,作为信托公司两年多来开展信托业务的传统优势领域,在2004年仍呈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该类产品以其信誉好,政府大力支持,政策优惠,风险可控,投资者认同度高等独特优势,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市场空间与巨大的需求潜力。在2004年所推出的全部信托产品中,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共达58个,发行规模为115.6841亿元,占当年总发行规模的30.48%,稳居总排名第三位。
据统计,2004年推出的基础设施类产品中,几乎涉及所有领域,包括:发电、防洪、道路交通、市政工程、供水、供暖、天然气、桥梁、污水处理、水务设施、城市改造、管网工程等。
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刚性十足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共有20家信托投资公司推出了70个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金额共计20.3578亿元,2003年第四季度证券投资信托品种金额为8.7亿元。可见,即使在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的背景下,我国股市连年持续性低迷,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十分明显,但由于信托公司与证券市场长期和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目前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证券投资类信托受托人的信托公司,和作为投资者的委托人,都对此类信托产品表现出难得的执著和十足的刚性。
2004年各家信托公司在设计证券投资信托产品的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几个趋势。
首先,一些公司引入了托管环节和赎回机制;其次,普遍采取优先、次级受益结构;再次,建立收益共享和风险有效防范机制。2004年少数信托公司推出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的最大突破在于:不再变相承诺保底收益,这就大大化解了信托公司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和信誉风险,逐渐使信托公司的收益水平与其所承担的风险趋于匹配和对称,当然,这一机制的建立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与信托公司品牌认同度和投资团队的号召力有着直接的关联。此外,各信托公司在设计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时,还都将组合投资和防范风险作为产品的首要要素。
收益水平稳中有升而兑付将进入高峰期
由于2002年7月我国才允许开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故2004、2005年便形成信托产品兑付的高峰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12月底,约有60只集合资金信托产品通过信托公司网站公布了到期清算报告。从实际结果看,2004年几乎所有信托产品均达到了预期收益水平,年平均收益率达到4.304%。其中北京国投的北京三环新城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年均收益率达到4.8529%,高于4.5%的预计年收益率;衡平信托不仅顺利完成2004、2005年初到期的全部信托产品的兑付工作,而且其中约30%的产品在收益水平和收益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提前清算,最高收益率达6%。此外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等24只信托计划也分别不同程度地超出了预期收益水平,从而为2004年划上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句号。
2004年信托市场的整体态势基本呈需求拉动型的扩张结构。尽管第一季度就出现了一系列风险事件,引至第二季度初就以安徽会议为标志,全行业进入谨慎监管期,甚至有些媒体将当时信托产品发行速度的趋缓和业务开展规模的徘徊称为进入歇伏期。但实际上,2004年市场对信托业务表现出了极为旺盛和迫切的需求。与此同时,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也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更加理性与合理,在总体规模较2003年有较大增幅的同时,产品品质明显提高,投资结构日趋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共发行并公布了396个集合资金(含财产)信托品种,实际募集资金总计379.5958亿元,平均单个品种募集0.96亿元。
纵览2004年信托产品的总体构架,突出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房地产信托业务异军突起
2003年9月央行出台121号文件,严格控制对房地产行业的银行贷款规模,导致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突然绷紧,甚至个别项目难以为继,多渠道解决房地产项目开发融资的问题被十分紧迫地提上日程。在此期间,信托公司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及时把握市场机遇,通过创新设计,强势介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在及时解决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短缺燃眉之急的同时,探索和创建出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一片新天地。据资料统计,2004年全年各家信托公司共发行推出各类房地产信托产品89个,占全年发行总量的22.47%,共计金额110.7576亿元,占全年发行总规模的29.18%。其中贷款运用方式为75个,金额为94.6577亿元人民币;股权投资运用方式为4个,金额为2.6亿元人民币;财产信托受益权转让运用方式为10个,金额为13.4999亿元人民币。
伴随银监会《房地产信托业务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实施,通过对现行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信托基金将初露端倪,以产业投资基金基本要素为核心的房地产信托基金产品将成为2005年我国信托市场的主导产品。
银行信贷资产信托脱颖而出
银行贷款资产转让信托产品构成2004年信托产品中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这类产品之所以在2004年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各家银行的需求增长拉动,就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银行而言,开展此项业务的动机和原因有所不同,主要包括:
调整存、贷款比例;上市银行调整财务与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缓解头寸紧张,实现固化资产的变现;吸揽居民储蓄,增加存款规模;提高贷款资产质量,增加经营收益等。
由此可知,该类信托业务的市场空间极其广阔。这一产品模式在目前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无疑是信托投资公司增强产品安全,并以此获取稳定信托收入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基础设施信托和地方重点项目资金信托稳居前列
基础设施信托与公共事业信托产品,作为信托公司两年多来开展信托业务的传统优势领域,在2004年仍呈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该类产品以其信誉好,政府大力支持,政策优惠,风险可控,投资者认同度高等独特优势,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市场空间与巨大的需求潜力。在2004年所推出的全部信托产品中,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共达58个,发行规模为115.6841亿元,占当年总发行规模的30.48%,稳居总排名第三位。
据统计,2004年推出的基础设施类产品中,几乎涉及所有领域,包括:发电、防洪、道路交通、市政工程、供水、供暖、天然气、桥梁、污水处理、水务设施、城市改造、管网工程等。
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刚性十足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共有20家信托投资公司推出了70个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金额共计20.3578亿元,2003年第四季度证券投资信托品种金额为8.7亿元。可见,即使在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的背景下,我国股市连年持续性低迷,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十分明显,但由于信托公司与证券市场长期和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目前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证券投资类信托受托人的信托公司,和作为投资者的委托人,都对此类信托产品表现出难得的执著和十足的刚性。
2004年各家信托公司在设计证券投资信托产品的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几个趋势。
首先,一些公司引入了托管环节和赎回机制;其次,普遍采取优先、次级受益结构;再次,建立收益共享和风险有效防范机制。2004年少数信托公司推出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的最大突破在于:不再变相承诺保底收益,这就大大化解了信托公司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和信誉风险,逐渐使信托公司的收益水平与其所承担的风险趋于匹配和对称,当然,这一机制的建立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与信托公司品牌认同度和投资团队的号召力有着直接的关联。此外,各信托公司在设计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时,还都将组合投资和防范风险作为产品的首要要素。
收益水平稳中有升而兑付将进入高峰期
由于2002年7月我国才允许开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故2004、2005年便形成信托产品兑付的高峰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12月底,约有60只集合资金信托产品通过信托公司网站公布了到期清算报告。从实际结果看,2004年几乎所有信托产品均达到了预期收益水平,年平均收益率达到4.304%。其中北京国投的北京三环新城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年均收益率达到4.8529%,高于4.5%的预计年收益率;衡平信托不仅顺利完成2004、2005年初到期的全部信托产品的兑付工作,而且其中约30%的产品在收益水平和收益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提前清算,最高收益率达6%。此外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等24只信托计划也分别不同程度地超出了预期收益水平,从而为2004年划上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句号。
(xintuo摘自上海证券报)